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經寫過一個賣家的故事,當時,這位賣家還剛進入速賣通不久,如今,再次采訪這位賣家,他告訴我,核算下來,扣去各項日雜開支,6月份以來這半年時間,凈賺了有30萬。
也許對于很多大賣家來說,這30萬的利潤不算什么,但是對于我要講的這位朋友,從對跨境電商一無所知,到接觸后一步步摸索前行,走過彎路后終于從個人實際出發(fā),精準定位于一個細分類目,在速賣通平臺上,做成多款產品銷量最大,能夠在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年沒有折戟,反而實現(xiàn)了不小的利潤,這也算是不錯的一種結果。
相信做速賣通的賣家都知道大批量鋪貨的意義,朋友在進入速賣通初期也是如此,但大批量鋪貨帶來的后果就是,偶爾某一款產品有單,因為單量太小,備貨就會造成庫存擠壓,而不備貨,發(fā)貨實效跟不上,同時單個訂貨運費成本又居高不下,幾番周折后,朋友決定砍掉雜亂品類,專精于一個品類去做。
專精的結果是,優(yōu)化了產品線,理順了供應商關系,產品數(shù)量少,易于備貨,單個產品出貨量大,又具備了很強的和供應商議價的能力,因為拿貨價格低,直接結果就是可以以比競爭對手更低的價格銷售,銷售價格具有競爭力,一個良性循環(huán)就形成了。
朋友說,現(xiàn)在在這個品類里,多個產品已經成為速賣通銷量最大。問及下一步的打算,朋友說,計劃在新的一年里,加強品質把控,提升店鋪形象,同時,完善產品線,爭取做到品類的Top賣家。
講到速賣通平臺新規(guī)中的準入制,朋友對此沒有異議,他說,雖然需要交押金,但自己有信心可以把店鋪運營到超過速賣通返還技術服務費的標準以上,所以,這并不會造成自己成本的增加,朋友同時說,對于速賣通的準入制,他更把它作為一個機遇,因為一定有一些不良賣家會選擇自動退出或者被清退,惡性競爭的情況可以得到有效抑制。
單從上述的記錄,顯然不足以說明這個賣家賺錢的原因,畢竟,很多賣家都有類似的運營思路。
我看到的另一種情形是,經常性的,凌晨一點鐘,還能看到這位賣家在線,開發(fā)、發(fā)布、優(yōu)化、調整、包貨、訂單處理,郵件回復,糾紛處理等等,因為是兩口子一起經營,所以,運營中的所有事情,事無巨細的,朋友都需要做到并且做好。
采訪中,偶爾聊到一些閑雜新聞,朋友聽得一臉茫然,顯然對話題并不熟悉,而一旦講到產品、平臺和運營,朋友立馬就滔滔不絕滿血歸來。
對比中,我看到的是一個賣家的專注和極致。
更多跨境電商資訊,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跨境電商贏商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