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百度了一下,發(fā)現(xiàn)關于亞馬遜選品的內容,有相當比例都是我寫的或者線下分享之后又被別人轉述的。但即便如此,幾乎每天還是會遇到不少讀者或者學員咨詢選品的問題,大家的困擾前期是選品的思維和方法,后期是無法界定自己選擇的產品算是好產品還是壞產品。其實既然是滿足于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本來是無關好壞的,賣家眼中的好產品與壞產品,更多的是從運營操作的難易程度來說的。
那么,具體什么算是好產品,什么算是壞產品呢?我這里分享幾點自己的觀點。
好產品的特點:
1. 滿足目標客戶群體的剛性需求。關于剛性需求的定義,我的理解是消費者對產品功能性的需求大于對產品外觀、顏色、款式、尺碼、偏好等外在的追求,簡而言之,影響消費者做出購買決定的是“我需要”而非“我喜歡”的產品。舉例來說,在螺絲刀和服裝的選擇中,螺絲刀屬于剛性需求的產品,服裝不算,因為服裝的選擇明顯要受到消費者對外觀、顏色、款式、尺碼、偏好等因素的影響。再進一步舉例,同樣是服裝類目,戶外服裝偏向剛需產品,而時裝不算,原因同上。
2. 體積較小,重量較輕。這類產品發(fā)貨便捷,運輸成本低,缺貨時可以快速補貨,易于操作。雖然有人會說這類競爭激烈,但相比競爭來說,因為體積大重量重而導致必須發(fā)海運,因為發(fā)海運而導致經常斷貨或者永遠處于資金鏈繃緊甚至斷裂的狀況則更讓人崩潰,更何況大而重的產品也絕非藍海,競爭同樣存在。小而輕的產品,因為發(fā)貨快,可以避免長時間斷貨的情況,同時,可以加快資金周轉率,一票海運占壓的資金,通過快遞或空運,足足可以周轉三次了,對于賣家來說,不要忘了,時間也是錢。
3. 售價在20-60美金的產品。這個價格區(qū)間的產品,利潤空間較可觀,既可以以低價取得競爭優(yōu)勢,不想打價格戰(zhàn)的話,也有足夠的利潤空間支撐做推廣和廣告,甚至即便是刷單,消費者也會覺得價格不低而愿意撿這個便宜。同時,這個價格區(qū)間的受眾最廣,同時,大家對價格的敏感性不是特別強,不會因為價格要素而左顧右盼下不了購買的決心。相對來說,低價的產品競爭更激烈,高價的產品受眾則會少了很多。
4. 更新?lián)Q代慢,季節(jié)性和趨勢性不明顯。賣一張手機貼膜,明年新款一出,貼膜也得跟著換代了,賣圣誕樹,一年也就能賣那么一個月,但賣一個螺絲刀套裝,可以預見的三年五年,都不會有根本性的更新?lián)Q代,消費者的需求持續(xù)存在,你就可以持續(xù)銷售,每一個銷量都會沉淀成為競爭的優(yōu)勢。
5. 利潤空間足夠大。縱觀競爭對手的價格中的中等價格,如果自己沒有利潤甚至虧本,那就放棄算了。
壞產品的特點:
1. 產品太大,太重,功能操作太復雜。這類產品要么是運費成本過高,要么是需要很高標準的售后服務和指導,用戶操作不了就會發(fā)生大面積退貨,不建議選擇。
2. 易燃、易爆、易碎、粉塵、液體、膏狀、以及有特殊標準要求的產品。這類產品賣家要么發(fā)貨困難,要么運輸途中易損壞,這些都會稀釋掉利潤,還會帶來很多的差評。
3. 有大賣家把持。有賣家賣手機貼膜,原本沒有問題的產品,經常收到一堆惡意差評,因為這類目早被幾個大賣霸屏了,也有賣家賣藍牙音箱,直接收到惡意差評,評價中甚至直接引導用戶去某某家購買,有大賣家把持的產品,小賣家既缺少價格優(yōu)勢,還容易收到攻擊,盡量避免為好。
4. 涉及侵權要素。無論是商標侵權還是專利侵權,這都是不定時炸彈,今天也許你可以瞬間爆單,但你也永遠不知道是明天先到還是賬號受限的通知郵件先到。運營中有很多選擇,不投機,不抱僥幸心理應該是第一選擇。
以上這些是我自己在日常選品時的一些基本的觀點,如果你覺得對你的選品思路有幫助,那就轉載和分享到朋友圈吧。
*轉載請注明來源——跨境電商贏商薈老魏,更多原創(chuàng)實操干貨請關注老魏QQ757164998。
小貼士:更多跨境電商干貨資訊,敬請掃碼關注下方微信公眾號【跨境電商贏商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