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兄弟,做亞馬遜不久,基礎也比較薄弱,但前段時間,在亞馬遜上的生意卻做得風生水起的。
但這兩天的新聞卻著實讓他焦頭爛額。
不說大家也知道,賣平衡車惹的禍。
我這里不是要說銷售平衡車這件事,我只想對有些跨境電商賣家,尤其是新賣家的思維做一個分析,并談談我對這種思維模式的看法。
很多新賣家,在選品過程中,往往是基于別人在賣或者基于利潤高到誘人,以此作為選品的依據(jù),卻往往忽視了知識產(chǎn)權方面的因素,同時也不太重視可能遭遇的賬號受限等問題。
對于賬號受限的態(tài)度,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反正賬號容易解決,死一個賬號又如何?!
是的,在當前各個跨境電商平臺都在開放準入門檻,盡可能接納新賣家的狀況下,申請一個賬號的確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是,在認為申請賬號不難的態(tài)度背后,這些賣家的投機心理也被映射得暴露無遺。
老魏我一直認為,任何事情,技術層面上的東西是比較容易的,難的在于自己的內心。
不會操作,可以參加一場培訓,不懂運營,多跟幾個老賣家多拜幾個師傅,這些都是可以解決的,但投機心理所產(chǎn)生的果,卻必須付出對等的甚至數(shù)倍的成本來補償才行。
舉個例子,你店鋪里有10款產(chǎn)品,基本上來說不會每款都是高風險產(chǎn)品吧,你的把握中,大概會用一兩款高風險產(chǎn)品來闖關,這些產(chǎn)品也確實能夠在短時期內給你帶來比較好的銷量,但結果呢,往往你的賬號就會因為這一兩款產(chǎn)品而出問題,也許這些產(chǎn)品在某一階段,確實可以給你帶來不小的利潤,可一旦賬號受限,你就開始糾結,開始懊惱,開始迷茫,但一切都為時已晚,你只能重新從頭再來。
從頭再來,新資料,新賬號,重新從零打造,說起來容易,但真正走過的人才知道其中的無奈。
短時間的投機心理,導致的結果是浮躁的心態(tài)、煩躁的境遇以及最可能影響最終發(fā)展的高昂的時間成本。昨天垂手可得的機會,今天已經(jīng)不再出現(xiàn),而今天本該擁有的光彩奪目卻也變得黯然失色,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投機心理造成的。
浮萍雖好,終究無根。
在我心里,我堅信日積月累的力量才是最強大的,比如寫文章,我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寫了200篇文章,收獲了超過10W人次的閱讀量,不談文采,不談技能,單純就寫作這件事來說,一個競爭者也至少用同樣的時間來達成,即便你文采比我好,技能比我強,你說你每天可以寫兩篇,那也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追趕上,更何況,在你追趕的過程中,我也在繼續(xù)前行,我也不會站在原地等你,所以,這種追趕,最終會變成一個非常漫長甚至遙不可及的過程。而這種積累,就是阻礙競爭者的最有力的武器。
把這種積累轉化到跨境電商平臺的運營中,你從一開始就認真學習知識產(chǎn)權方面的內容,避免自己的產(chǎn)品涉及侵權,認真打造每一條Listing,努力做好每個細節(jié),前期雖然可能進展比較慢,但一步步走來,你會發(fā)現(xiàn),越走越容易。
但具有投機心理的賣家會是什么樣的呢?每一天都是新的開頭,每一個開頭都會草草收場。然后,投機者會發(fā)現(xiàn),本來同時起步的人,雖然在某一階段走得比較慢,但是他們走得穩(wěn),從起步那一刻,當投機者拼命攬錢時,他謹慎前行,當投機者賬號受限時,他繼續(xù)努力,當投機者在一次次折騰后終于發(fā)現(xiàn)“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時,不經(jīng)意抬頭間,發(fā)覺早已看不到對方的背影。
很多事情,其實真的是:慢慢來,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