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這次歐洲游記的最后一篇,坐上返回的航班,整個航程大概要11個小時,終于有時間和心情來記錄在巴黎的三天。
其實,確切的說,是有心情來寫一寫了。因為這三天其實都寫了一些,但寫著寫著,感覺對巴黎的復雜感受讓我不在狀態(tài),所以寫著寫著就停下來了。
而現(xiàn)在,上了飛機,整個感受也比較完整了,就談一談我自己的感受吧。
上飛機前,我們團上演了一出生死時速。
飛機預計起飛的時間是11點10分,從酒店到機場大概30分鐘,導游昨天就提醒,早上要七點出發(fā),導游提醒,巴黎的機場人員辦事效率太慢,所以需要留出足夠的時間才行。
但昨晚住的城堡酒店七點才開始早餐,導游也只能在晚上臨時通知改成大家7點下樓吃飯,7點半出發(fā)。
實際出發(fā)時間是7點46分。到達機場的路上倒是沒有擁堵,但到了機場,辦理退稅處就出了問題,諾大一個機場,辦理退稅的人工窗口只有兩個,而如果稅票機掃通不過,就必須人工辦理。辦理退稅的乘客排成長龍,辦理退稅的工作人員慢條斯理。
辦理完退稅,接著辦理登機牌,因為要辦理升艙,從一個窗口開票據(jù),再到另一個窗口繳費,每個辦理的人員都是業(yè)務不熟+慢條斯理的樣子,辦理登機牌,大概消耗了30多分鐘。因為升艙,有了快速通道,但快速通道也真的不快速,查驗護照的黑人工作人員兩眼迷茫,看那眼神,真的讓人懷疑是不是個傻子。
安檢沒有國內(nèi)那么嚴,我?guī)У臎]吃完的水果零食什么的都順利通過。
就這么一路奔跑下來,終于到了登機口,剛好10點30分,從群里看到信息,有團友和導游都還在安檢口。
緊趕慢趕的,大家總算都趕在起飛前上了飛機。
走進機艙的那一刻,國內(nèi)的空乘人員的熱情招呼瞬間讓人有了久違的熟悉感。
登機的過程只是在巴黎三天的一個縮影,還有其他糟心的事情,比如,出去本地餐廳吃個飯,半個多小時沒有上來一個菜,在老佛爺旁邊吃個快餐,上的配料中的單只朝天椒發(fā)霉了一半,還有,兩個團友在老佛爺附近被偷了,一個丟了錢,一個丟了包,里面還有他的全部證件和現(xiàn)金,走在馬路上,時不時可以聞到一股尿騷味,臟亂差到讓你懷疑這真的是浪漫之都?
以上,是我對巴黎最直觀的感受,再說幾點具體的吧。
1、巴黎沒有瑞士的干凈和藍天
從瑞士到法國,最大的變化從天上和地上同時發(fā)生。天上,云彩沒有瑞士那么藍;地上,多了不少的樹葉垃圾,少了一望無際的綠。
瑞士的藍真的讓人賞心悅目,每一幀都甚至更勝于彩云之南,巴黎的天空雖然也有藍,但更多是被灰蒙蒙所覆蓋,甚至不如深圳藍。至于地面上,落葉和垃圾隨時可能就映入眼簾。
2、參觀了凡爾賽宮,不談歷史,單從個人角度來看,路易十四很牛。
凡爾賽宮很壯觀,確切來說,它不是一座宮,而是一座城,不僅包括凡爾賽宮本身,還包括周邊的一切,前邊的道路設計,后面的花園布局等等,再加上凡爾賽宮內(nèi)的油畫和雕塑,既彰顯格局,又注重細節(jié)。
在參觀凡爾賽宮時,講解導游說了一句:什么是凡爾賽?不是你買不起,而是你買不到。
路易十四很牛,還在于他發(fā)明了很多我們現(xiàn)在還常見的物品,也由他而誕生了多個奢侈品品牌。路易十四發(fā)明的產(chǎn)品包括避孕套、假發(fā)、絲襪,他還給馬車加上了彈簧,有了彈簧馬車,長途旅行才不再是折磨?,F(xiàn)在的奢侈品品牌,愛馬仕、百達翡麗等都有路易十四的影子。
導游說,路易十四是一個雌雄同體的偉大靈魂。我對他的了解有限,僅記錄于此。
但我喜歡路易十四自詡太陽王的稱謂。
一個內(nèi)心沒有野心和力量的人,不會有如此的稱謂。
康熙大帝、彼得大帝和路易十四是生活在同一時代的人,康熙比路易十四還小了14歲,但在歷史中,如果不是特別留意,你很難想到這一點。
新潮與古董,就在思維和視野的開放與封閉之間。
導游介紹,路易十四在位時,曾有中國人到訪過凡爾賽宮,凡爾賽宮也曾引入中國劇《趙氏孤兒》。導游在介紹時,我在想,如果當時的康熙帝曾到訪凡爾賽宮,看到這高大宏偉的石頭建筑,會有什么想法?
3、去了徐志摩曾經(jīng)走過的塞納河左岸,拍了很多文人曾坐下來寫出巨著的咖啡館,走過民國時期那些文人曾經(jīng)走過的老巴黎小巷,在巴黎美術學院門口駐足,感受是,巴黎的人文氛圍很好。
對于個人來說,一個人只要用心和努力,興許就能夠給這個世界留下些什么。
講解中導游說過一句話,土豆也是經(jīng)過努力才變成了美味的薯條的。這句話的背景我知道,這句話我也很喜歡。
4、在巴黎待了三天,經(jīng)過的很多街區(qū),看到的黑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居多,對,巨多。有些人群,瞟一眼過去,十有七八都是這些人種,當然,因為有這么多且雜的人群,治安也是比較差的,擺攤販賣隨處可見,垃圾也散布在街道的各個角落,從稍微偏僻的街區(qū)走過,彌漫著一股尿騷味。
治安不好的另一個體現(xiàn)是,從出發(fā)時導游就在提醒,出來后要特別注意自己的物品,以防被盜,導游還特意提醒,意大利有小偷,但不太多,瑞士安全,基本上不會被偷,而法國,不要和任何主動和你打招呼的人說話,一定要看好自己的行李和隨身物品。關于在法國要防偷的提醒導游強調(diào)了不下十次,但遺憾還是發(fā)生了,團里的兩位團友在老佛爺百貨附近被偷了,第一位是女士,丟了將近3000歐,第二位是男士,丟了自己的背包,其中有身份證和現(xiàn)金。
看到團友被偷,再回想導游一路上的反復提醒,再看看街頭涌動的各種色系的人群,我突然明白了日本的政策,嚴控移民,嚴控別色別種人的滲入。
之前看到過一句話,當時覺得作者的說法有點武斷了,他說的是人一定要向上結交,一定要盡量向下絕緣,因為雜種就是雜種,劣等人就是劣等人,基因已經(jīng)決定了。作者還舉例,如果不信,看看雜交生出來的狗。
經(jīng)歷過巴黎一遭,我比較認可這種觀點了。
也許某一天,有人會說出一種論調(diào),去巴黎,感受非洲風情。
對種族是如此,不雜交,保持自己人種的純潔性。對個人來說,則無論如何要力爭上游,否則,向下兼容就意味著你得掉級,家族傳承,真的是接力賽,掉一棒,可能就完全掉下去了。
在去城堡酒店的路上,因為團友的包剛丟不久,導游借著氛圍說,以后大家不要再來巴黎了,以后要想出來旅游,就去其他國家,少來巴黎。
這大概就是我這次巴黎之旅的印象。
在飛機上,和朋友聊微信,談及這次的旅行,我說到,通過這10天四國的旅行,我對中國飛速發(fā)展必將超越于其他國家的觀點更有信心了。
至于說飛速發(fā)展和自在生活的沖突,快一點的步子,更好的效率,體貼的服務,便利的出行、購物、收款付款,出行不用把背包抱在懷里,把一臺筆記本電腦放在咖啡館走開半天它依然安全的在那里,這就是我喜歡的生活呀!
讀自媒體博客,看到有博主表達,別老想著移民,如果你暫時還只是在二三四線城市,試著先把自己移民到北上廣深,如果能夠?qū)崿F(xiàn)并能夠生活下來,你已經(jīng)前進了一大步。
來深圳將近20年了,從工作到創(chuàng)業(yè),一步步,生存了下來,發(fā)展得也還可以,今天回頭看,我依然慶幸于自己最初的那個選擇。
歐洲之行結束了,飛機降落后,又會繼續(xù)快節(jié)奏的工作和生活。這就是我真正喜歡的生活。一群人忙得生龍活虎,一群人活得朝氣蓬勃,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