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孵化營一期的開營,日常輔導和指導的重點又回到了如何選品上。
在孵化營學員進行選品的過程中,大家普遍感覺到既缺少明確的目標,又缺少精細的方法,以致于每次布置的選品任務,結果往往都不盡如人意。
在查閱大家的選品分析報告中,我也發(fā)現了不少問題,要么是沒有方向性的隨意選,要么是在一個方向的重復選,但如果要詢問選擇的原因和目的,沒有,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僅僅是為了交作業(yè)。
那么具體來說,在選品的過程中,我們應該關注哪些變量,以便于可以減少無用功的同時提高選品的勝算率呢?
選品的第一步,其實是要確認好準確的產品關鍵詞。不同的關鍵詞決定了不同的表達方向,無論你是因為個人偏好還是因為資源優(yōu)勢開始考慮一個產品時,一定要在第一時間確認好產品的關鍵詞,這個關鍵詞不能太寬泛,太大的詞并不能幫你把握到精準的方向,但也不能太細分,過于長尾的關鍵詞也會讓你誤以為產品市場容量小或者認為競爭熱度低,這些都會造成對市場容量和競爭熱度的誤判。
某些產品可能同時會有兩個或多個權重相當的關鍵詞,這還要求賣家在選品中要對這多個關鍵詞進行記錄,并分別分析匯總,以便于獲得更完整的信息。
比如,對于移動電源這個產品來說,有人會習慣性的使用Power Bank,但在不少消費者的腦海中,他們的第一印象是Portable Charger,那么對于賣家來說,在選品的過程中,Power Bank和Portable Charger都是需要拿來做評估的對象。
通過產品關鍵詞,在亞馬遜搜索框中進行搜索查詢,其搜索結果的數量可以告訴我們該產品的競爭熱度,而在搜索結果前10-20頁的Listing的Review數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告訴我們這個產品的市場容量(通常來說,我建議可以用Review數量*100來粗略的估計該產品之前的銷量)。
當一個產品搜索結果數量太多,說明競爭激烈,而當一個產品Review數量太少,則說明這個產品的市場容量過小。
當然,對搜索結果數量和Review數量的評估中,我們還可以做進一步的細化,比如,更進一步的查看屬于Prime的搜索結果數量有多少,以及精細化的去統(tǒng)計最近一二三個月的Review數量分別是多少,以此來判定最近三個月的銷量和銷售趨勢。
每一個產品的選品過程中都需要確定一批競爭對手,可以是5-10個,也可以更多,但不要太少。這些競品的分布不是單純的從Top 100中選取,而是要在Top 100中選取之外,還要關注新近發(fā)布的增長快的以及正在全力投放廣告的那些Listing,這樣的選擇,會讓你選擇的競爭對手分布在不同的排名位置,便于你去評估自己在不同階段的銷售預期。
任何一個產品的選擇都是從陌生到熟悉,從外行到專業(yè)的過程,怎么樣能夠讓自己快速的提升對產品的專業(yè)度,同時發(fā)現到產品可能存在的各種坑呢?競爭同行的Review中的好評和差評就是我們重要的分析要素,在分析Review詳情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視角獲得對產品的一些新的認知。
在選品過程中,賣家一定要回到供應鏈端來,通過1688等渠道,搜索該產品,了解該產品的拿貨成本,重量等要素,以此來評估在當前市場售價的情況下,是否有足夠的利潤空間,賣家還需要根據供應商的產品詳情頁面或者是直接與供應商溝通獲得產品的參數和重量,以此來評估自己的FBA頭程運費和尾程FBA費用,同時還便于我們考慮FBA頭程的物流選擇等。
如果利潤空間足夠,如果自己也確實對產品看好,此時,我們就需要嘗試從多個供應商處訂購樣品,一方面在樣品的采購過程中評估供應商的實力和客服態(tài)度、配合度等,另一方面,通過對實際樣品的觀察、測試和試用,來評估產品的質量。
當然,如果經過上述一系列的動作之后,你對一個產品的工藝、質量、供應商情況、市場情況、利潤情況等要素都有了較清楚的理解,選擇與否,你已經有了答案。
小貼士:更多跨境電商干貨資訊,敬請掃碼關注下方微信公眾號【跨境電商贏商薈】